韓德爾 (1685-1759)
韓德爾是德國作曲家,他與巴哈不但屬於同期的作曲家,他們更是同年出生呢!韓德爾曾在義大利居住了十年,其間吸收了義大利樂風,經過一番努力,他更成為著名的大鍵琴和風琴手。後來他移居英國倫敦,並取得英國國籍。他在倫敦其間受到很高的尊崇,尤其是他的歌劇作品《凱撒大帝》及神劇《彌賽亞》更是大受好評。此外他也寫了不少其他作品,如《水上音樂》、《煙火音樂》風琴協奏曲及大鍵琴奏鳴曲等。
巴哈 (1685-1750)
巴哈出身於德國中部埃森拿赫的音樂世家,他的作曲天份除了是來自家庭外,也是由於他自小便經常接觸到教會音樂和法國宮廷音樂,為他的作曲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巴哈曾擔任聖湯瑪士教堂樂長,後來還兼大學的音樂指導。巴哈在世時,作品鮮為人知,甚至在十九世紀前,亦甚少人聽聞過這位作曲家。後來全靠孟德爾遜把他的作品發表,巴哈才為人所識。雖然在樂曲的風格上,巴哈並沒有特別的創新,但他的作品包括幾乎所有巴羅克樂期的音樂種類,並將之發揚光大,對後世的貢獻很大。
海頓 (1732-1809)
海頓生於奧地利,自小已有非凡的音樂才華。由於當時的宮廷及貴族府第極需大量世俗的樂曲作不同用途,故有名的曲家都可獲聘於宮門府第裏。海頓獲艾斯特哈基隊長賞識,於一七六一至一七九零年間受聘作他的樂隊隊長,他就是在這安定的環境裏創作了很多重要的作品,更有「交響曲之父」的稱號。
浦賽爾(1659-1695)
浦賽爾是巴羅克樂期的英國本土作曲家,小時候在皇家教堂當詩班員,後來擔任西敏寺的管風琴師。他創作了多類的作品,包括宗教音樂、歌劇、合唱曲、室樂等。
巴海貝爾 (1653-1706)
巴海貝爾是德國作曲家及風琴家,曾任宮廷風琴師。其作品以對聖詠旋律的高度裝飾見長,他創作的聖詠前奏曲最為人重視。
韋發第 (1678-1741)
韋發第是巴羅克樂期的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他創作了很多歌劇、神劇、奏鳴曲和協奏曲。著名的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莫扎特 (1756-1791) 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他從小便很有音樂天份。少年時期的他已跟從父親及姊姊到歐洲作旅行演奏,其後被薩爾茲堡總主教賞識而僱用,並定居於維也納。莫扎特的作曲速度相當驚人,在短暫的一生中寫了六百首作品,當中包括五十首交響曲,四十首小提琴奏鳴曲,二十九首弦樂四重奏及二十多首鋼琴協奏曲等。他可說是十八世紀末期古典音樂的靈魂人物,與海頓、貝多芬等作曲家齊名。
孟德爾遜 (1729-1786) 孟德爾遜是德國作曲家,也是萊比錫音樂學院的創辦人。孟德爾遜對德國的音樂事業影響深遠,他不但為多種樂器組合創作了華麗和迷人的樂曲,更全力推薦和支持巴哈那些被人忽略的作品,使馬太受難曲等樂曲得以被人重視。此外,他所創作的交響曲中,在木管樂器當中的運用出神入化,旋律優美生動,例如在歌劇《仲夏夜之夢》中的詼諧曲中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貝多芬 (1770-1827) 貝多芬生於十八世紀的德國波昂,是古典樂期的重要人物,他早期的音樂將古典樂期音樂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而後期的作品還加入了豐富的感情,所以他是古典樂派與浪漫樂派的重要橋樑。貝多芬共創作了九首交響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還有協奏曲及其他室樂作品。他的奏鳴曲、室內樂和協奏曲中都帶有濃厚的交響曲色彩,所以交響曲形式可說是他所有作品的中心觀念。歌劇方面,他創作了著名的「費黛里奧」。他在創作過程中,會不斷修改自己的作品,務求令作品不斷有創新的意念和表現方法。
舒伯特 (1798-1828) 舒伯特是奧地利作曲家,與貝多芬同是從古典派樂期過渡至浪漫派樂期的作曲家。他寫了六百餘首藝術歌曲,九首交響曲,還有鋼琴及歌劇作品,以藝術歌曲最為人讚譽。他擅長捕捉?的意象,並將其轉化成藝術歌曲。他是藝術歌曲的代表作曲家。
聖桑 (1835-1921) | 聖桑是法國作曲家,也是成功的風琴手、鋼琴家、評論家及老師,他初期的作品有?浪漫派和印象派風格。法國的第一部交響詩便是由聖桑所創作,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動物嘉年華會》、歌劇《參孫和大利拉》等,此外,他更寫了合唱曲,協曲和室內樂等。
奧芬巴赫 (1819-1880) 奧芬巴赫是德籍的猶太作曲家,他是一個態度認真,一絲不苟的人,也是一個很講究技巧的作曲家。他把當時一向不被重視的輕歌劇和音樂喜劇經營成了一個受人尊重的樂種,因此他可說是音樂界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
葛利格 (1843-1907) 葛利格是挪威作曲家,是民族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萊比錫和哥本哈根接受教育的他,作品帶挪威民謠的色彩,旋律優美而充滿單純之感覺。除著名的作品《皮爾金組曲》外,還有合唱曲、弦樂四重奏及小提琴奏鳴曲等。
德伏扎克 (1841-1904) 德伏扎克是捷克作曲家,他十六歲時於布拉格進修音樂,其後於1892至1895年間出任紐約全國音樂學院院長。德伏扎克寫了不少作品,當中包括九首交響曲、歌劇、合唱曲,室內樂和舞曲等,其中《新世界交響曲》更是眾所周知的名作。從他的作品中,不難見到捷克和其他斯拉夫民族音樂和風格。
安德魯·萊德韋伯 (1948-現在) 他生於英國,是位著名的音樂劇作曲家。他的作品於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上演超過十年,故被稱為二十世紀末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作曲家。《萬世巨星》、《貝隆夫人》、《貓》及《歌聲魅影》轟動全球,且獲獎無數,包括東尼獎、奧斯卡獎及格林美獎。
伯恩斯坦 (1918-1990) 他是位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家。他共寫了五齣音樂劇、三首交響曲、 二齣歌劇及其他作品,當中包括《西城故事》這音樂劇。他曾成功指揮世界級的管弦樂團,並長期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
雲祖尼斯 (1943-現在) 他出生於希臘,是鼎鼎大名的電子作曲家及音樂家,曾為電影《烈火戰車》、《銀翼殺手》及《1492哥倫布》寫配樂,當中《烈火戰車》的主題曲更獲取金像獎,另外,他亦曾為二零零二年世界杯寫主題曲。
荀伯克 (1874-1951) 他原是奧地利作曲家,後來則成為奧地利美國籍作曲家。他同時身為音樂理論家及畫家,並教授作曲。他是掀起無調音樂的浪潮的作曲家之一,出名改革創新,創作「十二音列」。
原名唐康年,廣東中山人,1917年6月18日生於黑龍江。於中山「翠亨紀念中學」畢業後,隨其父親旅居上海,曾於「滬江大學」及「白鶴美術專門學校」肆業。
1937年,日軍轟炸上海,唐氏父母不幸先後辭世,唐滌生被逼輟學,南下廣州,翌年流徙香港。在港其間,唐滌生經其堂姊—薛覺先夫人唐雪卿介紹,加入名伶薛覺先領導的「覺先聲劇團」負責抄曲,稍後轉為編劇。
唐氏在「覺先聲劇團」工作期間,深得薛覺先及著名編劇家馮志芬賞識,二人更積極鼓勵他從事編劇工作。1938年第一部唐滌生粵劇作品《江城解語花》面世,由名伶白雪仙之父—「小生王」白駒榮主演,正式展開其編劇生涯。
唐滌生亦有參與電影編劇工作,於1939年寫成第一部作品《大地晨鐘》,由「華南影帝」吳楚帆及黎灼灼主演;唐氏本人亦粉墨登場,以「唐丹」為藝名,客串一角。
50年代的唐滌生,編劇技巧日漸成熟,成為炙手可熱的編劇家,幾乎所有粵劇紅伶均有演出他所編撰的劇本,其中包括薛覺先、馬師曾、陳錦棠、芳艷芬、紅線女、鄧碧雲、何非凡、麥炳榮、吳君麗、羅艷卿等。其中與芳艷芬及吳君麗合作最多,著名作品包括《六月雪》、《程大嫂》、《洛神》、《雙仙拜月亭》等。 然而,與唐氏最合作無間而又最為人津津樂道者,始終是任劍輝和白雪仙。任白演出唐滌生所編撰的劇本,著名包括有《富士山之戀》、《三年一哭二郎橋》、《跨鳳乘龍》、《販馬記》、《李仙傳》等。
1956年,任、白羅致著名「武生王」靚次伯及「丑生王」梁醒波等人,成立「仙鳳鳴劇團」,聘用唐滌氐為駐團編劇,演出改編自元、明、清三代的劇本。此時,唐滌生的編劇技巧己經完全成熟,主題深刻有力,詞藻吊清麗傳情,場口緊扣,風靡萬千戲迷,使「仙鳳鳴」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粵劇團;諸部名劇《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帝女花》、《紫釵記》、《九天玄女》、《紅樓夢》、《再世紅梅記》等,更是傳誦數十年不衰,成為香港粵劇的經典瑰寶。
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廣東南海人,香港歷來最受歡迎的粵劇女文武生(能文能武的第一男主角),反串扮相瀟灑不凡,深受女戲迷喜愛,有「戲迷情人」的美譽。曾與多位正印花旦合作,計有:紅線女、芳艷芬、余麗珍、鄧碧雲、羅艷卿、吳君麗等等,不過最教人印象深刻的仍是白雪仙。兩位在「仙鳳鳴劇團」所演的名劇包括《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等。而她所主演的粵語戲曲片亦不計其數,著名的有《洛神》(1957)、《火網梵宮十四年》(1958)、《紫釵記》(1959)、《帝女花》(1959)、《九天玄女》(1959)、《大紅袍》(1965)、《李後主》(1968)等。傳誦數十年不衰,,堪稱一代藝人、香港文化瑰寶。 任劍輝退出藝壇後與白雪仙專心扶助弟子龍劍笙及梅雪詩等人組成的「雛鳳鳴劇團」,直至八十年代移居加拿大。1989年11月29日病逝香港,於北角香港殯儀館舉殯之日,弔唁、圍觀之戲迷成千上萬,將附近街道擠得水洩不通。 為紀念已故好友,白雪仙成立「任白慈善基金」,於1990年重映兩人的告別作《李後主》,瘋魔萬千戲迷,同時年輕的電影愛好者也可趁機一睹兩位巨星的丰采。
原名陳淑良,廣東順德人,於1926年4月23日出生。她曾在香港嶺英中學和聖保祿英文中學攻讀。她的父親是有小生王之稱的粵劇名伶白駒榮。她自幼喜愛粵劇,13歲時拜粵劇名伶薛覺先為師,藝名為白雪仙,曾在「覺先聲粵劇團」演出。香港淪陷期間,為了生活,她曾在歌壇演唱,期間她又參與過「新東亞粵劇團」演出。 她16歲便出任「錦添花粵劇團」為正印花旦,繼而參加「新聲劇團」,開始和粵劇名伶任劍輝合作。她在「新聲」主演的名劇包括《小愛神》、《紅樓夢》等。其後,她又參加過「五福」,「鴻運」等粵劇團,主演過《紅白牡丹花》,《富士山之戀》等名劇。1956年間,她和任劍輝組成了著名的「仙鳳鳴劇團」,演出《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牡丹亭驚夢》、《白蛇新傳》等名劇。 她的戲路頗廣,早期以演刁蠻戲出名,後期則擅演悲劇。她和任劍輝被公認為最佳拍擋。她於1947年開始拍電影,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是「新聲劇團」的戲寶《晨妻暮嫂》(1947)。從1947年到1968年,她主演和參演過大約二百部電影,其中由她主演的有超過一百一十部。她主演的名片多是改編自她主演的著名粵劇,如《紅白牡丹花》(1952)、《富士山之戀》(1954)、《紫釵記》(1959)、《帝女花》(1959)等。 1967年她組成了「仙鳳鳴影片公司」,製作了著名的粵劇戲曲片《李後主》(1968),其後便退出影壇。不過她和任劍輝仍不斷扶持她們的接班人龍劍笙、梅雪詩等組織的「雛鳳鳴劇團」,扶助她們成為一個著名的、空前的粵劇長壽班霸。1969年她和任劍輝一起退出舞台。 1996年,她獲頒香港演藝學院院士名銜。而在2001年,更獲得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以及代表任白慈善基金接受「2001年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